2009-02-21

kernel

大学四年,学了很多门课,然而记得的东西没有多少。即使是我很擅长的《机械制图》,也只记得个大概,细节忘的差不多了。这很正常,如果不温习,遗忘曲线就会起作用。然而谁会费功夫去温习那些呢,如果不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遇到要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的问题。
遗忘很正常,除去遗忘的,那些留下来的就是课程的内核了。如果内核没把握,这门课可就真的白学了。然而不幸的是,一门课程的内核有时不可能在当时学的时候就能把握的住,有时需要隔一段时间再温习的时候才会有所体会。幸运的是,这个学期开的3门专业基础课,对应大学学过的一些课程,这使得我有机会认真地再学习一遍。
记得在大二的时候,就有学长同我聊过:如果能把物理化学学好,将来写论文时用上物理化学的方法,那论文的档次就比较高。后来在我学这门课的时候,我完全体会不出其中的内含。这次再学一遍的感觉完全与第一次学时不一样,知道课程的内核在哪了。我想,即使过去几年,我将仍会记得这些内核。
正如通过对linux内核进行不同的外部扩展而生成如Ubuntu、Fedora、RedHat等不同的操作系统那样,即使若干年后,只要我们仍记得课程内核,就可以进行推导,从而由一颗种子得到一颗大树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