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2-01

《烹饪概论》笔记

一、烹饪历史

人类的饮食文明,大体上经历过生食、熟食与烹饪三个阶段。这三个阶段的划分,基本上是以学会用火(火烹),以及发明陶器和用盐(水烹)作为界标。在水烹中,燃料、炊具、食料、调味品和烹制方法这五大要素结合了起来。

盐不仅是一种基本调味料,带来咸味,它还与蛋白质/氨基酸结合生成氨基酸钠,带来咸味。

现今中国的7种单一味型是酸、甜、苦、辣、咸、鲜、香。[1]除了盐带来的咸、鲜味之外,早期用到的天然调味品梅子、野蜜、苦果、香草则带来了酸、甜、苦、香的味道。辣味是在清朝时引进辣椒后才出现在中国的。

中国烹饪的演化,基本上是以黄河、长江、珠江、辽河四大文化摇篮为中心,沿着火烹——水烹——汽烹——油烹——混合烹——电器烹的道路前进的。

烹调原料的递增:五谷/五菜/五畜/五果/五味[2]——>人工培育的农产品——>茄子/大蒜/黄瓜/扁豆/芝麻[3]豆腐[4]——>引进菠菜/莴苣/胡萝卜/丝瓜——>引进洋葱/四季豆/苦瓜/马铃薯/玉米/番薯(明)——>引进辣椒/番茄/芦笋/凤尾菇/孢子甘蓝(清)——>味精/果酱/咖喱/芥末/可可/咖啡/啤酒/奶油/苏打粉/人工合成色素

炊饮器皿的演变:陶制——>青铜器——> 铁质锅釜——> 青瓷餐具/漆质/金玉酒器——>瓷质餐具

油烹法被发明的几个条件有铁刀、铁锅、大炉灶、优质煤和植物油。铁质出现于春秋战国;植物油最早是从芝麻炼制;汉魏时期开始使用煤炭。

秦汉时期在厨务上红白两案分离,后炉案分离。

烹饪相关书籍有《吕览·本味》、《齐民要术》、《本草纲目》、《天工开物》、《农政全书》、《随园食单》、《宋氏养生部》、《闲情偶寄·饮馔部》、《养小录》、《调鼎集》、《清稗类钞·饮食》、《中国烹饪百科全书》等。

二、其他

烹饪8要素:料、刀、炉、火、器、味、水、法。

用水时当考虑到原料内含水和外加水。

调味应当包括原料拼配与调料组合两方面。前者是调本味,搭配不同性味的原料而衍生出新味;后者是调他味,利用调味品以达到调味效果。

中菜命名方法可归纳为写实与寓意两大类。前者通常由“主料加其他因素”构成,如主料加配料、主料加盛器、主料加技法、主料加调味品、主料加造型、主料加创始人等;后者或强调造型、或夸耀工艺、或表达祝福、或借用诗文、或抒发情思等。

筵宴是筵席(酒席/宴席)与宴会(酒会)的合称。或者更注重社交功能和接待礼仪。

清代文人郊游,各带一壶酒两碟菜,三五相邀,观景赋诗。席名曰“蝴(壶)蝶(碟)会”。

[1]根据维基百科上的解释,基本味道只有5种(酸、甜、苦、咸、鲜),见zh.wikipedia.org/wiki/味觉
[2]此处指米醋、米酒、饴糖、姜、盐;
[3]张骞通西域,此五种自外地引进;
[4]"植物肉"之誉,汉代发明,之后有豆腐干/腐竹/千张/豆腐乳。